首页
产品
资讯中心首页 教育新闻 装备前沿 市场行情 协会公告 企业动态 教育评论 政策文件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为每个人的生涯发展赋能——江苏深化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的思考
http://www.ceiea.com 2023年01月10日 10:38 教育装备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不仅是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教育使命,也是增强人民综合素质水平、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助推人生出彩和生活精彩的教育实践。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开展服务全体江苏人民包括来苏就业、兴业、创业的所有劳动者与美好生活追梦人的教育实践,不仅是江苏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落地行动,也是推动江苏“强富美高”建设过程出彩、助推江苏人民美好生活精彩实现的圆梦行动,更是江苏打造“职业教育强省”、助力“技能中国行动”的担当实践。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网络构建 让每个人的生涯发展有完备的体系保障

  江苏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构建“全口径”覆盖每一个人生涯发展、学习文化与提升职业能力并行、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侧重的终身教育体系。

  毋庸讳言,现有的教育体系还不是教育人群“全口径”覆盖与纳入的体系,其短板和缺口主要有:一是学前教育前端的0—3岁需要托育服务的儿童,尚未纳入财政经费保障。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后的首次教育分流,还有少部分学生未能升入普高与职校,直接流向社会。三是高中后分流到社会的少数高中毕业生职业教育缺失。四是江苏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人数众多的产业工人,在职学历与技能双提升还缺少有力的教育支撑,职工教育亟需各级各类学校与培训机构的参与支持。五是企事业退休人员的老年教育。江苏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1850.53万,占总人口的21.84%,高于全国3.1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六位。

  应对现有教育体系的短板和缺口,是此次国家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中江苏行动的着力与发力点。江苏要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结合省域经济社会的综合能力与教育资源的承载力,聚焦教育体系的短板“补旧网”,也要根据江苏人民美好生活对教育的需求,从“大教育”的理念出发,改革创新“织新网”。

  未来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该是省、市、县(区)“三级统筹”的协调发展体系。体系的重心底座在县(区),重点要发展多样化的中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职普融通,大力开展面向社会的形式多样的职业培训。体系的枢纽衔接点在市,各地级市要加大对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管理,重点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高职高专的办学规模进行统筹调控。体系的顶层设计与推动在省,要结合江苏高等教育资源全国第一的优势,进一步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来改变省域高等教育的结构版图,同时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牵引与拉动市、县(区)高职与中职的发展。

  保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运行 让每个人的生涯发展有适合的制度支持

  助力江苏人民“人人能学、个个可学”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人与多元教育资源有效匹配的制度,并以制度建设来保障各类教育资源的做大做优。

  针对“一小一老”的教育需要,建立公办幼儿园向前延伸的“托幼一体化教育”,同时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民办托育机构,以此保障0—3岁儿童的托育需求。通过以各级开放大学为龙头、城乡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为载体的办学资源整合优化建设来满足企事业退休职工提升生活品质的教育需求。

  推动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发展,通过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动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来破解职普两种教育类型难以融通和基础教育职业性课程难以落实的现实障碍。

  进一步丰富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学历型与非学历型等多种职业教育形态和多元供给,以满足新增和现有劳动力职业准备与能力提升的需要。

  在全国率先建立按专业类进行“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综合理论+专业基本技能”的职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引导中职学校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制度,满足进入不同层级职业教育学段人才成长与职业发展的需要。

  全面实施“招生即招工”与“招工即招生”的中国特色学徒制,为就业、兴业、创业提质赋能,让“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愿景在江苏大地上实现、在江苏人心中圆梦。

  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质量建设 让每个人的生涯发展有优质的教育服务

  新时代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不仅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而且已蹚入改革的“深水区”,更是进入了质量提升的“爬坡段”。

  一是立足江苏、兼顾周边、放眼全国,统筹谋划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将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放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来谋划,不断提升服务力与贡献度。统筹思考江苏与周边省市的协同发展,聚焦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构建江苏吴江、上海青浦和浙江嘉善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协调机制。推动职业教育国内国际合作,打造全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样板、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地、校企深度合作的标杆、职教创新改革的窗口。在现有16个国家设立办学点43个和输出教学标准247个基础上,大力实施职业教育“郑和计划”,推动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携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二是省级统领、区域实践、学校创建,整体推动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指标达成。“十四五”江苏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从定量与定性两个方面进行省域统筹,并通过对设区市、县(区)主要指标的考核来推动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高职的“双高计划”和中职的“双优建设”,强化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责任,实现江苏职业教育高质量在“学校”层面的固基培优和“区域”层面的均衡提质。

  三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大力开展具有职业教育特质的江苏实践。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持续推进职业教育与生产领域的跨界对话,定期发布江苏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将企业参与或举办职业教育的办学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建立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预警机制,指导职业院校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需求。全面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切实解决学校职业教育难以独立承担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企业难以独立承担高质量职业培训的实践困境。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面向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企业员工等开展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推动制度创新,开展职教混合所有制试点项目,激发职业院校活力。

  (作者方健华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所长,徐健系江苏省海安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科科长)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方健华 徐健)

责任编辑:董晓娟
本文链接
TOP↑



声明: 本网部分文章系教育装备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推荐企业 申请加入

行业访谈 更多专访

捷能通许雅琪:覆盖全校园照明 满足学校不同场景

小鱼易连吕斌:愿“蓝天下·同课堂”

金三惠李现峰: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

飞生电子赵海蛟:增添教育特色 实现教学创新

知汇云袁吉尔:创新教育 启慧育才

鹿鹭网络高振鹭:助力智慧教育新生态

希沃徐宝武:用科技赋能教育 促进教育创新与变革

立达信曾勇:让更多学校用上好产品



第81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
第81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有奖留言
今日头条 企业动态
·关于第81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延期举办的通知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蓝皮书(2022版)》出版发行 
·喜报!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荣获“5A级全国性社 
·关于开展第三届全国“两寻找三研究”公益活动的 
·我国已形成明显的研究型大学群体 
·如何做好孩子“阳”后的心理调适 
·中国教育以质图强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今日更新 返回首页
·辽宁省首间VR虚拟现实创新课程实验室落户鞍 
·佳木斯:深耕产教融合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锻造校风学风“软实力” 夯实中职发展“硬基 
·为每个人的生涯发展赋能——江苏深化现代职 
·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武汉工商学院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育人全过程 
·江西开展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 
·上海展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成果 
热点产品

吉星实验室无线录

华文众合智慧书法

立达信全向发光读

文香“三个课堂”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1- WWW.CEIE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0551-65331897 、65331894  传真:0551-6533186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90011号  ICP备案号
皖B2-20090011号

教备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投稿/访谈/求购/报价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客服联系热线

0551-65331897

0551-65331894

0551-6533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