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产品
资讯中心首页 教育新闻 装备前沿 市场行情 协会公告 企业动态 教育评论 政策文件
首页 > 教育资讯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
http://www.ceiea.com 2022年11月24日 10:37 教育装备网


  带领14亿多人整体迈入现代化,无疑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从历史成果、制度优势和文明版图等维度深刻理解,更需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准确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带领14亿多人整体迈入现代化,无疑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从历史成果、制度优势和文明版图等维度深刻理解,更需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准确把握。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不懈奋斗、自主探索取得的根本成果。“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中国的现代化”,前者是党不懈奋斗、自主探索取得的根本成果,凸显了我们在道路选择上的历史自信,后者则是一种相对客观的进程描述。从“中国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昭示了从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从被动到主动的根本转变,是我们在长期历史探索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迫开启了以救亡图存为紧迫任务的现代化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艰巨而伟大的现代化新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的现代化必须首先致力于政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造成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先决条件”。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中国的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下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命题,党团结带领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把实现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抓住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带领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我们肩负使命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与复杂性世所罕见,前进道路上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深刻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战略部署,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并以之指导实践,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大大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总之,中国式现代化发端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危机,创立于党自主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奋斗实践,拓展于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变革,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彰显了党尊重历史规律的科学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精神和掌握历史主动的创造精神。

  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和政治保障,凸显了其价值追求和制度优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传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超越,其过程的艰辛不言而喻,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意义尤为重大。

  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走出了一条批判借鉴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资本主义现代化曾经是现代化的“正统”,“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对于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大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成功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殊为不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写世界现代化版图无疑是更为艰巨的历史课题。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成果。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贯穿其中的主线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面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大风险,邓小平以非凡的理论勇气和战略定力,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新概括,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瞻远瞩与历史担当。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从不同维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立场、制度优势和路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总之,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开辟出来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展示了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蓬勃生机和强大生命力,书写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

  中国式现代化肩负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使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种路径选择,也是一种理论创新和价值追求,还是一种文明重塑的自觉自信。从人类文明的视野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文明延续、迭代与创新的巨变,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文明的忠实传承者、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探索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曾经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标志着人类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产生和跃升。资本逻辑是西方文化的内核,资本主义无法克服阶级分裂、贫富分化、人的异化、价值冲突和社会对抗等诸多现代性危机。当今时代,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相互交织,世界格局变化、治理秩序变革、全球问题凸显都在呼唤人类的文化重构、文明重塑。显然,西方国家的以邻为壑、利益至上、资本宰制、霸权主义给人类带来的是忧心忡忡、茫然无措,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重构成为艰巨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沃土,蕴含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优秀文化基因,并结合时代特点明确了“五位一体”的发展目标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明确主张。可以说,“中国式”既标注着现代化的中国经验、中国成果,更蕴含着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彰显了中华文明胸怀天下的宽广视野和“协和万邦”的价值主张,从根本上超越了西方中心论的窠臼,改写了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图式。因此,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明确了我们的中心任务,也将自觉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文明提供新的希望和光明前景。

  (作者系广东药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BKS038]成果)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刘小龙)

责任编辑:董晓娟
本文链接
TOP↑



声明: 本网部分文章系教育装备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推荐企业 申请加入

行业访谈 更多专访

悦森科技陈晓晖:哪里有生命 哪里就有悦森科技的呵护

汉丹云李睿杰:创新与传统齐飞 文化共时代一色

希沃周晓锋:深入四大维度 助推教育数字化

广视通刘琳琳:科技助力在家也能轻松学习书法

讷纳渔美术郑晓梅:融合五育之美育教室和空间 助推美术学科教育数字化

奥威亚金元君:全连接 促转型 AI赋能教育应商

齐鲁宏博曹春燕:教学设备一体化解决方案专业供应商

清听声学匡正:为智慧校园带来全新声体验



第83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
第82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
今日头条 企业动态
·第83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欢迎词 
·智能装备如何赋能教育发展——专访中国教育装备 
·关于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品牌企业案例的通告 
·关于组团赴瑞士参加“2023年世界教具联合会伯尔 
·如何打通教育数字化转型“最后一公里” 
·以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实落地 不断夯实 
·“双减”背景下如何打通家校壁垒 
·补齐乡村家庭教育指导体系短板 
今日更新 返回首页
·关于换发2024年会员证书及会费交纳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83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的通知 
·关于举办第83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的通知 
·“让学校的智慧一直留存”——湖南省长沙市 
·如何打通教育数字化转型“最后一公里” 
·语言为媒开辟立德树人新路径 
·“四个布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在“两个结合”中传承弘扬大学精神 
热点产品

吉星实验室无线录

华文众合智慧书法

立达信全向发光读

文香“三个课堂”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1- WWW.CEIE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0551-65331897 、65331894  传真:0551-6533186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90011号  ICP备案号
皖B2-20090011号

教备网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投稿/访谈/求购/报价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客服联系热线

0551-65331897

0551-65331894

0551-6533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