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在医疗、艺术设计、航天、建筑、军工和食品等多个领域都大有应用,似乎一切都可以被打印出来。就医学领域而言,3D打印技术正被用于帮助有需要的患者提供义肢和矫形支持。最近有海外媒透露,马达加斯加和多哥正在为患者尝试用3D打印的方式制造义肢,这一举措将大大降低为患者提供义肢所需的成本和时间。
在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如马达加斯加和多哥,许多需要义肢或矫形支具的患者都难以承担定做‘私人定制’所带来的高昂费用。此外,在偏远或危险地区,专业的卫生专业人员可能很少,材料也很昂贵,这导致患者接受质量差或未经调整的义肢,引起皮肤溃疡和肌肉疲劳等问题。
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Humanity&Inclusion(HI)在马达加斯加和多哥开展了一项新的试验,该试验利用3D扫描和3D打印技术,设计出了低于市场价格且能快速制作的义肢或矫形支具,让更多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患者将从这种3D打印解决方案中受益。
方案借助3D扫描技术,精准创建患者截肢部位的数字模型;然后通过3D打印机为患者快速定制完全符合患者截肢的形状的矫正器。另外,这类3D打印的义肢或矫形支具以特殊塑料为原材料,重量轻、灵活性强且不易被磨损,而且数字化制造周期短,成本更低。
早前,深圳一3D打印上市公司极光尔沃就为国家多家医疗机构提供SLA光固化3D打印设备及技术,用于为患者定制义肢及矫正器具。极光尔沃市场部经理李女士表示,“3D打印技术基于数字化制造模式,以1:1复制患者截肢部分,为截肢患者定制完美契合的义肢或矫正器具。”
在康复性义肢及矫正器具方面,3D打印技术凭借“复制再造能力”拥有不俗的表现。中国工程院院士、骨科专家戴尅戎举例说,“临床上人工关节通常会分成五六种型号,病人只能‘将就’着用。每年上百万人做人工关节,让流水线制作出的少量型号来满足所有患者需要是不太可能的。而3D打印能使‘量身定制’真正成为可能。”
更多信息请查看企业专区:http://www.ceiea.com/cp49375
|